《大学》里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格物致知的大概看法。

古人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就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知”。

“格物致知”的“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物”。

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物事的本末终始,搞清楚事物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知”“道”了。

简单地说,格物致知就是严格“物”的先后本末,直至“知”了隐藏其中的道理。格物致知就是“格物”从而“知道”。

具体怎么去“格物致知”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格物”的方法。

我认为新时代下“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做调查研究,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在实际的事件和客观的事物中寻找规律、寻求真理。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扩展

“格”,就是定义,尤其是可量化的定义,通常方法是平均法,分几何“平均法”和代数平均法,如几何“平均法”,把地球格致为经纬划分,每格一地区每点一经纬度。代数平均法就是熟知的所谓比值法,如a=F/M,加速度或启动速度正比于平均到单位质量所受力大小,代数平均值的目的是定义一个可衡量比较的值(即量化方法),而几何“平均法”的目的是定义一个可确认可比较的空间的点或面(点构成线面),即划化方法。此即格物之法,事物不格之则不能精密表述和把握之,而格物则致知也。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扩展

以前看到一本道士的传教书关于格物的解释:

“格”是去除的意思

“物”从简单讲就是物质方面。复杂讲,万物有五类,和佛家讲的色(物质,指眼看到的东西)、声(耳)、香(鼻)、味(舌)、触(身体触碰的感觉)有点类似。古人为什么重视格物,《道德经》提到“五色使人眼盲、五音使人耳聋”,古人认为沉迷万物会导致人健康方面的衰老、退化,所以《道德经》提倡“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种状态是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而得到的空明宁静,追求长生不(衰)老为目的。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gxqzs.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