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义: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二、种类:

恩贡,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除岁贡外,加选一次作为恩贡。 [1]  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比如,朝廷每年都会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崇儒。

岁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1] 

优贡,每三年各省学政三年任期满时,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拔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 

副贡,乡试也就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始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明朝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准作贡生。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 

例贡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 

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是“岁贡”,后来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传统社会公办学堂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贡生算是地方层面的高级知识阶层,所以有资格获得这个级别的“职称”。

贡生是什么 扩展

贡生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选拔方式,即由州县选送考试者到府试,再由府试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贡士,然后送往国子监学习。
贡生是当时社会上最高学历的代表,地位较为崇高。
原因:贡生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一部分,其选拔方式经过了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
贡生具有代表最高学历的含义,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高,是许多读书人所向往的荣誉。
内容延伸:贡生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选拔方式既反映了社会阶级和政治权力的关系,也反映了人才的选拔标准。
目前,贡生制度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传承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贡生是什么 扩展

在古代,从地方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秀的人,到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给皇帝提供人才。各朝各代,在名称和分类上有差异。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gxqzs.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