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几年,说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大多数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可能就是《明清上河图》了,还有啥呢?有的还能断断续续的说几幅,像什么《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你提到《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可能还会说句听过。等到提到《千里江山图》时,肯定好多人会问一句这是个什么东西?要听我也只听过“千里江山,万里雪飘”啊!这是个啥,嘿,还真不知道。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2017年的年末,随着一档名叫《国家宝藏》的综艺节目在央视频道的横空出世,《千里江山图》瞬间火遍全网。现在要是再敢再问一句:“《千里江山图》是啥?”身边肯定有人要说你用的是2g的网络,赶不上趟了。

为何《千里江山图》的知名度在此之前如此不高呢?其实是因为这幅画遭到了长期的“雪藏”,深藏不露。根据故宫博物院的介绍,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现如今,这幅画一共才只展出过三次。要知道同样跻身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榜单的它的同榜兄弟《清明上河图》,不要说展出了,故宫为它专门开办了3D展厅,独宫独殿,这贵宾待遇,就问你羡不羡慕?

除了3D的,还有直接搞成了个4D的,不用高科技,河南开封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直接建立个清明上河园,直接变成景点。这背后的强大财力支持,你说《清明上河图》不火能行吗?不火都对不起“金主爸爸”们的厚爱。

那为什么《千里江山图》要被“雪藏”这么久呢,说起来,专家学者们也是委屈呀,不是不想让它火,奈何这画自己太不“争气”了。这副画在制作的时候用了很多矿物质的颜料,大部分都是奇珍异宝,可都是很贵的哦!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都被涂得很厚。再加上经历了九百年岁月的“洗洗刷刷”,现在这画只要打开画卷,就算是在小心翼翼,也总要带下点颜料来。很容易就把画的原貌损失掉了。

这种情况咋办展览,这不是出难题难为这些专家学者吗?要知道这《千里江山图》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因为这个原因吓的专家们连修裱都不敢,要是再有人嚷嚷着要办展出,这些视画如命的人还不得和你拼命呀。所以之所以长时间的没有办展出,帮它宣传,其实还是为了对它更好地保护。

唯一一次算是出格的破例举动就是在2011年的时候,故宫博物馆首次将《千里江山图》的全卷,是全卷授权给了荣宝斋,让他按照原作1:1的对画作进行真迹仿造。在这之后,当这幅名画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就是关于它的一则报道。故宫在2017年的9月到12月之间,举办了一场关于《千里江山图》的展出,为了这百年难遇几遇的机会,有的人从老南边跑到了北京,还有的拖家带口的来看展。但是这画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高冷的“画设”形象,想看画,可以。但是不是那么容易滴。大清早故宫还没有开始开门的时候故宫门外前来看画的人就排起了长龙,有的人甚至为了展览专门做了攻略,放到网上竟然还有不小的点击量。

拿到了票,看画可以。要是想跟画长时间,深度亲密的交流那是不可能的。网上盛传一句话“排队三小时,看画五分钟”,展厅里是人挨人,人挤人。举目之处都是人。你想看画,被人也想,所以这画和你相处的时间算下来可能连一分钟都不到。这一激烈壮观的看画事件江湖人称“故宫跑2.0”。最终在加上《国家宝藏》这股东风,顺利“出圈”,不漏声色,却已经是名声大噪。俘获了一众迷弟迷妹。

和《国家宝藏》的节目流程一样,看完了《千里江山图》的今生,我们下一步还得顺着时间线,再看看这名画的前世,对这幅画进行更加深入,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看看在千百年前和它有关的故事。

提到一幅画作,首先绕不开的肯定就是作画人了。尤其是像这样的传世名画,那得是多大的大家,多么老练的功底才能酝酿出的一幅画作。可是倒回历史往回看,这个画家就让人大吃一惊了。作画的是谁,定睛一看,“王希孟”,三个大字赫然纸上。揉揉眼再看,字没变,依旧还是“王希孟”。这王希孟谁呀,厉害吗?

翻阅资料,也没有过多的关于他的记载。画作上呢,这幅画的画作上没有本来应该有的作者款印,在被当时的宰相蔡京收藏之后,可能是为了给后人们留下点记录,在画卷的题跋上记述了关于作者的一些线索。为我们留下了点关于他的蛛丝马迹。题跋上写着:“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而这幅画也是在千年里历史长河当中,几经易手。被许多人收藏过。它的第一位收藏人,当然就是指导过王希孟的宋徽宗了,王希孟在将画作画完之后,就将他献给了宋徽宗。随后宋徽宗又将它作为赏赐,送给了他的宠臣蔡京。蔡京还为这幅画贴心地附上题跋,给我们了解这个叫做王希孟的少年一点线索。一直到了北宋被消灭之后,这幅画又出现了有关记载。它被收入了南宋内府,上交国家,归国家保存了。等到的宋朝被灭掉之后,又被元代的一位高僧同时又兼职书法家的李博光收藏。等到了明末清初,著名的收藏家、文学家梁清标收藏。

后来进入到了藏清内府当中去。此外画上还有“乾隆御览之宝”等大大小小的二十八方印。看完这篇文章,有的人可能在按下返回的时候。这些收藏家的名字就已经不再记得了。但是我还是想要在文章里用一段不短的篇幅,依次为这些有记载的收藏家们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哪怕只是一个名字,我也不想省略。

不管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正是因为这幅画作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尤其是那些收藏家们,他们有的人可能倾尽身家的对这些名作坐着保护。将这些画作视为生命,向养育孩子一样精心的呵护。这些也仅仅是见于史册的收藏者们,还有一些人,为了画作的完整美观,不愿意,更是不舍得在画作之上留下自己的印章。甚至在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的痕迹。

可是我还是想要衷心的感谢他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场关于这幅《千里江山图》的“千年接力”,我们才能在千年后,和这幅名画见面,才能看到当年那个叫王希孟的少年的悲喜故事。

可是他们,已经在这场和时间的赛跑上,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位之后,转身离场。到今天,这场接力还在继续,开始一路走来的许多参赛选手已经不见了身影。他们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中,做着真正的“无名英雄”。

下一次,若你能有幸看到这幅名画,请告诉他们,画还在,和时间的赛跑还在继续。我相信,他们在听。

与清明上河图同名的画 扩展资料

在中国宋朝时期有一位天才少年,虽然只画了一幅画却让他流传千古。这幅画作因为构思巧妙,气势磅礴被后来的朝代争先竞抢,这幅画就是《千里江山图》,作者是王希孟。

01

王希孟超高的天分

王希孟出生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晚期,那个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才女李清照影响了多少后人。整个社会文化氛围极浓,在这样的环境下王希梦从小受到美的熏陶。

王希孟的家里人喜欢写字画画,小时候的王希孟就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他父亲画完大山,他便知道父亲画山的寓意,他父亲画大海,他像身入其境般描述大海的样子和在海边的感受。

看着父亲作画那样潇洒,他便对父亲说自己也要学画画。父亲告诉他画画不难,难的是将生活中的点滴观察出。小小的他听懂父亲的意思,经常趴在自己的房间观察外界事物。

在他的眼中世间一切都有生命,花鸟鱼虫各有各的灵动,大自然四季变化更是美得不得了。外界事物一切变化他先细细观察,然后再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来。在他的画中可以观察到生活的真善美,同时也可以反映出他对生活浓浓的热情,更展现出少年的天资聪颖。

02

小小少年获得皇帝赞许

宋徽宗喜欢舞文泼墨便在皇宫中设立宫廷画院,选拔当时最优秀的少年前来进修。通过宫廷画院的选拔会有一些官职让学生来当,由于当地的举荐,王希孟自然而然进入宫廷画院进行学习。

那时的王希孟才只有十岁,虽然说在老家是一个天子少年,一到了这里他的才华就被淹没了。因为他的同期有张择端和李唐,这两个人在年少时期是极其出色的。

王希孟因为没有受到重用便在宫廷画院中努力学习画画,其余时间只能做一些杂活回报非常少。在画院时间越长,他越不开心,森严的等级制度限制他对生活的观察,繁重的生活让他无心领略四季变换。

正是这样,他才知道画出一副惊天画作有多么重要,只有被皇上发现自己的才能才可能心无旁骛地继续做画。在课余时间他经常挤出时间练习画画,苦苦哀求蔡京把他的画拿到御前让皇上看一眼。

看着年幼的王希孟,蔡京不好推辞便答应他的请求。这天蔡京把他的画拿到御前,皇上看了一眼便说笔法稚嫩。便问画家多大年纪,蔡京上报只有十三岁。

宋徽宗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难怪这幅画中看不出作者的经历,只有十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虽然画没被宋徽宗夸赞,但王希孟的名字他却记住了,最后不知道为何,宋徽宗亲挑王希梦指点他做画。

被宋徽宗钦点,给王希孟带来生活的希望,他觉得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宋徽宗在半年内把自己一生的技艺全部传授给他,王希孟在这半年里技艺突飞猛进,暗下决心要送老师一份礼物。

宋徽宗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经意的选择,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回报。年仅十八岁的王希孟在一次寿诞之上,将自己创作的《千里江山图》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最爱的老师。

03

创世奇作,千里江山图

宋徽宗打开千里江山图顿时傻眼了,这幅画作纵长有51.5厘米,横长有1191.5厘米。但当今的换算比例,这幅画足足有四层楼那么高,比《清明上河图》还要大很多。莫说画画的技术,就是做这么高的画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再看画的材质,是以蚕丝作为载体,用矿物质做原料。画中的色彩十分鲜艳却又不显得突兀,那是王希孟呕心沥血在孔雀石中提取额度颜色,最神奇的是可经千年不褪色。

也许王希孟就是要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千年,永垂不朽。上了年纪的画家做画之时会画一些简单的画,给自己的活做做减法。年仅十八岁的王希孟拼了命在自己的画作中做加法,但是在画中一点没看出杂乱和繁杂,反而显得清秀逼人。

这幅画作中远了看是一副山水画,近了看又能看见山里的人们各司其职做着自己的事情,就连每个人微妙的表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宋徽宗忍不住为这个天才少年叫好。

在之后《千里江山图》被收藏在宋朝皇宫之中,随着清朝的入关,画作被献给乾隆皇帝。对于这传世之作乾隆皇帝当然爱不释手,就连溥仪被撵出皇宫也是带着这画作走的。

但不知为何在溥仪手里丢失,新中国建立初期经过多方社会的帮助,《千里江山图》才被找到。如今它在国家博物馆中好好地放着,供各国来的游客瞻仰。

与清明上河图同名的画 清明上河图再展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888-888-8888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gxqzs.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